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北京印刷学院举办红旗渠党性教育第六期培训班

北京印刷学院举办红旗渠党性教育第六期培训班

信息来源:机关党委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发布时间:2018-11-05|文:张炜 王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11月2日至3日,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尊忠带队,机关党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46名党员教师赴河南参加学校红旗渠党性教育第六期培训班轮训。


学校红旗渠党性教育第六期培训班开班

    培训班开班暨授旗仪式于11月2日下午举行。刘尊忠在开班仪式上作动员讲话并向学员代表授旗。他要求党员们一要充分认识红旗渠党性教育培训班的目的意义,二要持续深入学习,在武装头脑上下功夫。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用耳朵听精神,用眼睛看精神,大脑思精神;要带着深厚感情,持续深入学习,学好红旗渠精神,补足精神之钙;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力求解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

    林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李春芳作《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她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林县广大干部群众百折不挠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深入阐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咬定青山不放松四个方面延伸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的当代启示。全长70.6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州干部群众战山斗地苦战十年,用信念和智慧,用坚持和汗水,用鲜血和生命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不朽丰碑,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党员。

    11月3日上午,党员们来到学校教师思想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精神永恒,继往开来"等主题展厅。丰富的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也将身先士卒的领头人杨贵、无私奉献总设计师吴祖太、不为艰险的除险英雄任羊成等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铭刻在每一位学员心中。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随后大家参观了分水闸,重走"红飘带",攀登"水长城",观摩"青年洞",身临其境地感受林州人民劈山成渠时撼天动地的恢弘场景。党员们难抑崇敬激动的心情,重温了入党誓词,激励自己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本色。


重温入党誓词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集体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古老的中华甲骨文和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源远流长的文化和辉煌灿烂的文明。

    习近平同志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通过此次学习,党员们深刻认识到红旗渠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举措、推动发展的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的历史征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员心声:

    机关党委书记叶霞:通过两天的红旗渠党性教育轮训班系统、全面、深刻的学习,特别是现场教学,震撼了心灵,触及了灵魂。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了人工天河,解决了几千年吃水和用水的难题,让干涸贫瘠的土地成为富饶美丽的家园。作为机关党委书记,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传承发展到今天所特有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四个意识",增强了担当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出成效,努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曹少中:通过听报告、实地参观,切身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真正内涵。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当年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10万林州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撼天动地的恢弘场景。结合二级学院实际工作,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新闻出版传媒大学贡献力量:第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第二,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总结学校办学60年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第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意识,带头圆满完成教学科研岗位任务。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齐亚莉: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学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时代在发展,伟大的理想信念却不会变,奋发向上的精神也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辅导员苏比·阿迪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上世纪60年代,30万修渠者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此次我有幸参加学校党性教育培训来到了河南林州,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青年洞、渠源头等处,亲眼目睹了劈山而建、穿山而过的人工天河世界奇迹,接受了红旗渠精神专题辅导,聆听了林县人民凿长渠、战旱魔的动人事迹,深深地为他们的豪迈情怀和奉献精神所震撼和感动。作为一名刚刚转正一个月的党员,也是一名少数民族党员,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精髓,让自己在思想上有了显著提升,激励着自己在工作中以严谨的作风、坚强的毅力、务实的精神,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团结稳定工作,为把少数民族同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的目标不断努力。
   
    纪委干部祖国泉:在短短2天的时间里,我感受深刻、收获颇多。一是要坚定信仰。思想指引行动,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党的思想的正确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义无返顾的冲向第一线,才能十年如一日不断坚定目标,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使我充分感受和认识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作为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管在任何时代,只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就能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要不忘初心。修建红旗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片初心。事实证明,只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我们要坚守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一番成绩,才能不负党员的称号。三是要锤炼作风。红旗渠历经十年,工程量之巨大,很难想象在当时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是如何完成这一"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精神很好的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战斗作风,赋予新时代的我们更多的思索和指引。作为北京印刷学院的一员,我们责无旁贷,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作风,继续践行艰苦奋斗、敢打硬仗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