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京城千秋文脉,领略首都历史底蕴
开展国情教育 举办《极简北京史》讲座
信息来源:国际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4-04-18|文:吴晓方 许海霞 |图:国际教育学院|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开展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来华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4月17日下午,北京市方志馆馆长刘宗永应邀来校为国际学生作《极简北京史——北京的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讲座。学校副院长陈丹出席活动,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近百名国际学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方一主持。
学校举办国情教育《极简北京史》讲座
讲座现场
陈丹在致辞中表示,在联合国第15个国际中文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紧扣“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在京的国际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领略北京的风土人情,更全面地在北京学习成长,更快速地融入这座千年古都的怀抱。展望未来,北京印刷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依托“未来国际出版人——国情教育项目”,以“文化与文明传播”为核心理念,不断充实和丰富国际教育的内涵,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世界眼光、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的国际出版传媒人。
陈丹致辞
刘宗永从自然地理、历史变迁、城市概况三个维度,通过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视角,将北京从传统帝都到近代都市演进的画面一一呈现;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了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北京作为“四个中心”交相辉映、人才辈出的独特魅力。刘宗永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引人入胜的讲述方式,带领国际学生穿越时空,领略了北京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
刘宗永授课
在交流环节,来自北京不同高校的国际学生纷纷提问,刘宗永结合“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出了详尽的解答,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蓝图。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本次讲座是市教委国情教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在京全体国际学生,旨在落实北京市教委“留学北京”会议精神,引导国际学生“了解北京,学在北京,融入北京,留在北京”。学校国情教育项目包括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将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校在出版传媒全产业链的行业资源优势,组织在京国际学生深入行业,展现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出版、智能制造带给行业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双方会晤
讲座前,陈丹与刘宗永会面,双方围绕建设北京市“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首都国际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开展国情教育系列活动等合作事项进行充分的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