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专场报告会在校举行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工部|发布时间:2025-09-19|文:杨琳 |图:郭超|编辑:曹文露 张炜
山河铭记历史,精神永续传承。为扎实推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课”建设,引导师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9月19日上午,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北京印刷学院专场报告会在综合楼会议厅举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处副处长徐艳丽,学校党委副书记白莽,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新营以及来自各学院的学生代表200余人现场参加报告会,共同感悟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专场报告会在校举行
宣讲团成员以“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精神”为主线,用真挚的情感、鲜活的细节,将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深情回顾抗战岁月中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
杨舒惠讲述《抗战时的一台木质印刷机》
红色故事传薪火,峥嵘岁月励人心。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杨舒惠以《抗战时的一台木质印刷机》为题,动情讲述《晋察冀日报》战火中的出版史。印刷工人将笨重的机器改造成30多公斤的枣木印刷机,战士们背着它转战南北、持续发声,这台机器既是抗战宣传的利器,更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罗通讲述《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北京首开集团亿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员工罗通,在《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中呈现马本斋母子的家国大义——既讲马本斋铁骨铮铮,更述其母为免儿子受胁迫绝食殉国的壮烈,英雄事迹令师生肃然起敬。
马成讲述《全民皆兵地道战》
顺义区焦庄户村民马成,以乡音在《全民皆兵地道战》中揭开家乡“地下长城”面纱。乡亲们凭智慧与团结构建能打能藏的地道网络,成为保卫家园、支援八路军的堡垒,尽显中国人民御敌智慧。
邢秀花讲述《歌声里的抗战故事》
房山区音乐教师邢秀花,分享退休后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的初心。她用歌声与讲解,传递歌曲背后的抗战故事与不屈精神,激励师生传唱红色歌曲、赓续抗战精神。
李镭讲述《磨刀声声铸脊梁》
首钢集团退休职工李镭以《磨刀声声铸脊梁》为题,回顾石景山区模式口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渊源。赵家铁匠铺为“无极刀”淬火,乡亲们集体磨刀支援,是军民同心御外辱的生动写照。
丛榕讲述《黄河之声:从抗战怒吼到复兴强音》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丛榕在《黄河之声:从抗战怒吼到复兴强音》中,带师生重温《黄河大合唱》创作历程。她表示,八十年来这首曲子从救亡战歌变为复兴乐章,始终激励中华儿女奋进向前。
向英烈和先辈致敬
报告会特设“向英烈和先辈致敬”环节,借助AI视频技术让英烈“穿越时空”见证今日祖国的强大与繁荣,以历史与当下的深情对话,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最后,全场师生在邢秀花老师的指挥下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激昂旋律传递赓续精神的赤诚之心,用嘹亮歌声彰显奋发向前的坚定决心。悠扬的歌声响彻全场,既饱含着师生对党的深厚情感,更凝聚起赓续精神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磅礴力量,为此次活动画上了振奋人心的句号。
学生感想:
今天的报告,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辈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长城。走出报告厅,看着眼前阳光灿烂的和平景象,我深深体会到,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一切美好生活,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正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果实。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教训绝不能忘记。我们要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家庭生活中孝老爱亲,在社会交往中诚信友善。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婉清
先辈们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园,用顽强意志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支精神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今的中国,国力日益强盛,但外部挑战依然存在。我们更要继承先辈的坚韧与担当,把爱国之情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提升自我,用知识和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面向未来,我愿做抗战精神的传承者,让青春与祖国同行。
——戚宝琪
山河铭记历史,精神永续传承
此次报告会将那段烽火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先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尊严的长城。这次讲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唤醒。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历史,珍惜这段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历史虽已远去,但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将这份和平延续下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刘若涵
今天参加了“伟大抗战精神”宣讲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顾那段历史,感受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事件,而是无数英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义无反顾地付出生命的勇气与决心。我深刻意识到,历史不能忘记,英雄不能忘记。我们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每一位先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尊敬,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学业上追求卓越,在工作中勇挑重担。
——王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