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集体备课会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9-26|文:周亚茹 |编辑:曹文露 张炜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规范化与特色化融合,9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主持,研究生院督导专家杨丽珍教授,课程组负责人崔存明教授,教学团队成员参加本次集体备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集体备课会
备课会围绕课程教学的规范化设计、学情特点与内容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教师指出,出版学科博士生具备良好听课状态和专业基础,但部分跨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相对薄弱,需兼顾知识普及与理论提升。课程团队强调,将严格遵循教育部教学指导大纲,以马工程教材为基础,采用“大专题+小专题”结合的方式,融入教师研究专长与出版传播学科特色,增强学术深度与思政内涵。
杨丽珍提出,教学日历应科学规范、分工明确,课外阅读文献需具体化,教学大纲须符合模板要求,实现“先规范化、再创新化”。高杨文在总结中强调,要准确把握课程的政治性与时代性,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与中国,着力阐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处理好主流与特色、整体与局部、框架与素材三对关系,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统一。
此次备课会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方向,强化了教学组织规范,为打造具有理论高度、学科特色与学生获得感的博士思政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