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出版学院组织学生党员赴北京大学参加“出版进校园”学术活动

出版学院组织学生党员赴北京大学参加“出版进校园”学术活动

信息来源: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23-12-06|文:李欣宇 张佳宁 |图:陆佳煜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认真落实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议精神,出版学院与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联络处深度联系,对接北京大学参与两期交换生项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12月5日,出版学院组织30名学生党员再次走进北京大学,参加“出版进校园”活动,与行业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

出版学院组织学生党员赴北京大学参加“出版进校园”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中,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介绍了古联公司的古籍数字化工程如何依托数字出版业务,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变得触手可及,并介绍了古籍数字化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期刊编辑部黄英娟向同学们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演讲,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助力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国家行列。机械工业出版社数字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刘鲲翔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基于其从业经验,从基础素养、核心素养、进阶素养和未来素养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地为同学们指明了在融合出版时代背景下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媒部副主任王子敬为大家介绍了其所在单位的融合出版发展成果,从出版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就出版“为什么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作主题演讲,拓宽了同学们看待出版的新视角。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为大家介绍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如何强化“期刊+”融合发展理念,从内容资源、传播形式和读者群体等层面出发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铸造中国小说阅读最宽平台。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中读事业部内容总监俞力莎以《三联生活周刊》到三联中读APP的转型为例,对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变与不变作了深入阐释,并分享了作为亲历转型的从业者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收获。

这些优秀的出版业界前辈走进课堂,为同学们打开了认识行业、学习出版的新视角,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旅程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于融合出版等行业趋势的理解,体会到了出版工作的丰富内涵,更全面了解了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坚定了出版报国的初心。

作为新时代出版学子,既要有甘为人梯、甘居幕后的奉献精神,也要有敏锐果敢、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着力提升沟通、理解、领导、协作、演讲、审美等进阶素养,培养时间管理、持续学习、财务经济等综合素养,我们要继续秉承“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传承文明,创新生活”的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为出版事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出版学院数字出版学生党支部 刘印

这次讲座给了我一次与出版前辈老师们交流的机会,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古籍数字化的学术演讲。保护古籍对于维护文化传承和推动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能够帮助保存古籍的原貌,同时使其更容易被广大受众获取。保护古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培养青年学子对古籍的兴趣和责任感是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我认识到数字化手段、宣传推广、教育培养和奖励机制的综合应用的优势和重要性,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可以为古籍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出版学院编辑出版学生党支部 胡雅璇

作为一名本科学习数字出版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储存介质载体、演绎呈现方式、版权保护和开发的全新改变。同时也通过各位老师分享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认识到了自身目前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我会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数字素养,追求成为面向未来的编辑应具备的未来素养,将自己打造成契合行业需求的出版后备军。

——出版学院23级出版专硕学生党支部 苗乙乙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