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北印师生暑期风采 | 趁取夏长好光景,躬行沃土写新篇(一)

北印师生暑期风采 | 趁取夏长好光景,躬行沃土写新篇(一)

信息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4|文:校团委 |编辑:曹文露 张炜

这个暑期,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学子带着“文化强国,青春有我”的热忱,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探寻乡村振兴的赋能路径,走进印刷企业了解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增强行业使命感,驻足主题展馆传承清廉基因,踏上红色革命土地追寻初心坚定信仰,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湖田筑梦”暑期实践小队:扎根土地,播种希望

经济管理学院“湖田筑梦”暑期实践小队作为学校入选今年“青才汇平谷·一起高大尚”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团队之一,于7月7日起赴平谷区金海湖镇海子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在与海子村村委书记的交流中,了解了海子村在推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尤其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及特色农产品打造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如何通过创意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这一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实地走访采摘园,了解桃树种植管理与采摘流程,切身感受乡村生态农业的魅力,对海子村特色农业资源与乡村旅游潜力形成了更系统的认知。依托专业背景与初步调研成果,下一步,团队将围绕“桃子+文旅”特色资源策划助农项目,通过民宿调研、IP形象打造、打卡点设计、产品包装升级、Vlog影像记录等一系列实践任务,以实际行动赋能海子村品牌建设,助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创新动力。

“青杭”文化梦之队:以科技为笔,绘就文化传承新图景

机电工程学院“青杭”文化梦之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在浙江新华数码印务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探访印前工作室,参观四色胶印机高速运转印出图文,了解压痕、模切等成书工序。现场的观摩实践让实践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传统产业的创新活力源于技术突破,更深刻明白青年投身技术革新的意义,唯有将学识融入产业发展,方能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践行担当。

清廉知行实践团:让廉洁基因与红色信仰浸润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廉知行实践团,走进国家博物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等地进行实践学习,以初心传承廉洁文化、用行动筑牢思想防线,让廉洁文化成为青年成长必修课。

国博展厅里,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清正廉洁是青年立身之本。在红色场馆中,团队成员们深挖历史里的廉洁印记——那些舍生忘私、守正克己的故事,那些以信仰为旗、廉洁奉公的热血轨迹,让廉洁文化不再是生硬说教,而是与红色信仰交融,化作青春可感的精神养分。

印“像”马安实践团:用镜头续写红色记忆,让初心薪火相传

校学生会印“像”马安实践团以红色历史为锚点,深入马安村开展红色记忆寻访实践,用镜头记录红色故事,架起连接烽火岁月与青春当下的桥梁,让红色记忆在年轻一代的追寻中焕发新的光彩。

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房良县委和县政府遗址认真参观并观看纪录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房良地区党组织如何领导群众开展敌后斗争。

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每一次鞠躬都是对“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以吾辈青春,护盛世中华”的庄严承诺,让英烈精神成为青春奋斗的精神坐标。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拍摄了300余条素材,记录着马安村的红色故事,在“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命题下,用镜头为红色记忆存档,既是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实践探索,更彰显了新媒体时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的创新担当。

“青版新语”实践团:用镜头续写红色记忆,让初心薪火相传

“青版新语”实践团赴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杨柳青古镇,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与现状,探索非遗文化。

在玉成号画坊中,新印年画悬垂风干,色彩鲜明,富有特色。团队成员采访了传承人张宏女士关于年画保护的工作。张宏以团扇制作为例,现场演示年画绘画技艺。画坊内师傅手工为已印制好的年画进行上色,人物灵韵跃然纸上,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不断破壁出新。

这个暑期,北印学子步履不停,他们以青春之名,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属于北印青年的实践硕果!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