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学校师生收看《老师请回答》特别节目“疫情之下的青春与大学”
信息来源:教师工作部 学工部 研工部|发布时间:2022-06-01|文: |图:学工部|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5月31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指导制作的《老师请回答》特别节目“疫情之下的青春与大学”在北京卫视播出,在高校内的同学们作为出镜记者,用在校大学生的独家视角,介绍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展现他们在疫情之下的青春与大学,表达了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有效遏制疫情输入校园风险的坚定决心。学校师生收看了节目并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
同学之问,老师之答,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和写照,镌刻了疫情防控的时代烙印,让我们很是震撼和感动。坚持战略思维,推进动态清零,疫情大考下,我们每个人都是答卷人。疫情之中,同学们不仅找到了青春与疫情的平衡点,还用自己的方式找回了青春应该有的模样。在同学的汇报中,在师生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生动诠释,也看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时代答卷。作为学校教师,我感受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豪迈,也更加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疫情防控攻坚战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到来!
——在校驻守干部代表、学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鞠华
抗击新冠疫情,既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考验和磨练,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要把此次危机转变为人生契机,坚决拥护和贯彻党中央确定的防疫方针和政策,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力保校园安全,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直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关心关爱学生,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鼓励学生乐观豁达对待生活、工作,给予青年学子力量和信心,为北京、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校驻守辅导员 张福斌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同心同向共克时艰。作为在首都战“疫”攻坚阶段驻校工作的学生工作人员,我们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但我们更相信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师生齐心携手共同画出同心圆的意义与力量。我们将用心用情开展好学生工作,抱定必胜信心、坚守战“疫”恒心、传递真诚爱心,积极发挥在校学生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有效抓好思想引领、稳妥有序做好日常管理、多措并举优化就业育人,引导同学们在全面认识、准确理解、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把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指引行动的精神旗帜,与时代共潮生、与青春共璀璨。
——在校驻守学生工作干部 徐志
通过相关专家的详细解读,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疫情防控政策的理解,身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首先要将防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落实学校相关政策要求,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保障师生健康安全。要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展现顾大局、守纪律,负责任、有担当,能负重、有作为的良好品格和精神风貌。要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就业服务等保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校驻守辅导员 胡晓婕
齐心战“疫”,携手同行。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进驻学生宿舍楼,与在校同学同吃同住同感受,走访宿舍、发放物资、谈心谈话,持续关注同学们的在校需求和身心状态,进行分级分类关心关爱,尽全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和温暖。同时线上不间断开展校内校外学生身心成长、网络学习、毕业就业等指导与服务,全力守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身心健康,努力做到让学生“安心”,让学校“放心”。
——在校驻守辅导员 董琪琪
病毒无情,北印有爱。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予我们最大的保护与温暖,住校的老师们从衣食住学各个方面照顾我们,学生党员和志愿者也响应号召,勇敢担当,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守护北印的爱和力量。作为一名毕业生,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征程,对我而言,这段守望相助的时光里,不只有疫情,更有温暖的爱和认真生活的青春。
——设计艺术学院留校学生党员志愿者 李荣
当代青年学子是疫情阻击战的见证者、参与者。作为一名在校的预备党员,我将坚定维护践行疫情防控政策,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响应国家的号召,以身作则,助力打赢这场防疫战!
——信息工程学院留校本科生 韩变
通过观看节目,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疫情对于高校的影响。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从教师授课到学校管理,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需要大家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日子里,学校和老师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温暖和关爱。感恩防疫人员辛苦的付出,感谢学校老师的帮助。疫情终将散去,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设计艺术学院留校本科生 李枝俏
疫情大考下,每个人都是答卷人。疫情之中,我们要找到青春与疫情的平衡点,用自己的方式找回青春该有的模样。疫情虽在,但我们仍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自己的最佳成绩!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留校本科生 颜朝阳
时代在召唤,青年当自强。疫情于我们而言既是考验,更是契机。云端学习期间,我们应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多做充盈自我、积累沉淀的加法,不做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减法;在问题面前,不畏惧困难、不害怕失败,敢做先锋,不做过客,用辛勤耕耘铸就无悔青春,锻造内在有激情,外在从容不迫的刚毅灵魂,以奋斗之名,书写辉煌青春。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 袁泽伟
面对疫情,年轻一代勇于担当。许多“00后”参与到防疫一线,有些人甚至成为抗疫“先锋队”“主力军”。我们青年学子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坚韧不屈的“抗疫故事”。
——新闻出版学院学生本科生 王锦如
有人说,疫情“偷”走了我们青春最美好的那几年,但我觉得,疫情之下,青春拥有了新的定义。疫情“偷”不走我们的青春,只是为我们的青春绘上了不同的颜色。期待早日战胜疫情,拥抱一个自由而热烈的夏天。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 刘雅丽
宝贵的青春中,肆意潇洒是一种姿态,而在抗疫关键时期贡献自己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一种挥洒青春的方式?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这段在疫情下的“特殊”大学经历也是青春的另一种模样。向每位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向每一位落实防控政策的普通人致敬!
——新媒体学院本科生 王衍霖
青春是不会轻易就被困囿于疫情之中而黯然失色的。只要心中有光并怀揣理想,在激流之中握紧手中的桨,用书籍和知识作为精神食粮,用心去体会和感受时代赋予的力量,用实践与行动将青春之旅中的每一寸土地丈量,用勇敢和坚定装满随时可能背上的行囊。疫情之下,更应无悔青春,不负韶华。
——新闻出版学院研究生 徐婉婷
学校没有线下开学,校园里显得颇为冷清,但我的生活却并没有变得死气沉沉。学校定期组织做核酸,发放防疫物资,同时教师们、职工们辛勤劳作,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每个人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前行,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道路上总是有着许多波折,但只要付出了努力,就算是不负青春!
——新媒体学院研究生 蔡金霞
通过观看节目,我深刻理解到动态清零政策是有意义且重要有作用的。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心怀大格局大视野,同时踏踏实实从细节着手,以豁达和自信的状态去应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利用疫情封校的时光,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强大自我。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李洁
虽然疫情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在封闭管理下的实际需求,同时鼓励大家不要放松警惕,遵守防疫规定,珍惜学习时间,让我们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我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研究生 薛露露
疫情之下每一个大学生的青春底色中增添了“责任”二字,不能否认疫情之中的大学生会有种种遗憾,但这也代表我们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享有盛世带给我们的荣光,也要承担时代前进道路上的责任,这是大局,也是成长。
——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 何馨韵
今天的这堂课,老师分析了大学生受疫情影响产生的心理变化、部分人存在的睡眠问题和网络成瘾问题等,并提供了一些疫情下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正确认识新冠肺炎、学会和不良情绪共存、利用好网课资源、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等,对我十分有帮助。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研究生 唐守贤
疫情大考下每个人都是答卷人。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高校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了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把小我融入大我,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从自己做起,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做好疫情防范,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江建红
党和国家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抗疫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奋战在第一线,落到实处的抗疫举措更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民群众的负责、有担当的态度,感谢党和国家,我们一起加油!
——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