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各有灿烂,北印学子勇往“职”前(四)
信息来源:各二级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2|文:各二级学院 |编辑:张桐 曹文露
青春如墨,落笔即华章
人生如书,翻页即新程
北印学子带着满满的积淀
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
今天,让我们走进北印学子的求职故事
看他们以守正为帆、以敏行为桨
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不断出击成就“最佳投手”
我是罗淋丹,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已与北京一家出版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任职图书营销编辑。在这里我想跟大家简单分享我的学习与求职经历。
本科我是在本校读的广告学,前三年基本都在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过了四六级和教师资格证,参加了大广赛拿到了北京赛区一等奖。大三下时我在纠结要考研还是就业,那段时间我寻找实习机会,后来在央视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但如果去实习我的备考时间就不太够考名校,综合考虑后我选择了去“实习+考本校研究生”的策略,如果没考上,有一份央视实习经历对找工作也有帮助。最后我实习了五个多月,考研也上岸了。
我选择考研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那时的我还不清楚我毕业后到底想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后反复跳槽的成本是偏高的,但读研期间我可以去不同行业实习,帮助我弄明白我喜欢和擅长什么工作。
因此读研开始我就以工作为导向、以实习为手段来安排我的研究生生涯,到毕业时我在研究生期间共有五段实习经历。我在思考自己究竟要从事什么行业时,想到我们学校在出版行业实力这么强,为何我不利用学校的优势进入出版行业呢?何况出版业也符合我对文字工作的期待,硕士学历也能派上用场。
于是在第二段实习开始,我便一直扎根出版行业,出版圈top级公司中信(中信出版集团)、磨铁(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等我都去过了,因此实习经历非常垂直。等我到了现在这家公司时,我的工作经历甚至比一些正式员工还要丰富。
因为之前实习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和团队合作经历,我到现在任职的公司负责的第一本书在短短二十天左右就实现了加印,进入了各大平台的新书榜单中,还在小红书上投出了多条千赞、万赞作品。由于投出了太多爆款作品,我的leader甚至笑称我是“最佳投手”。
在进行图书合作时,我的leader对接到一个账号想要进行图书植入,但对方希望我们能作为营销编辑接受他们的行业采访。leader推荐了我,虽然我也有点忐忑,不过想想也没啥,就参与了人生第一次正式访谈。最后访谈视频发出来后反响很高,抖音上有一条视频甚至有3千点赞,好些同学都发来问我“这是你吗?”我说“哈哈是我。”当然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大概率会有批判的声音,但没关系,我有表达权,他们也有权利不认可。
如今我很感恩拥有了一份工作,但其实很难说这都是我自己努力的功劳。也许是选择了一个还不赖的行业,也许是能够有幸去这么多公司实习,也许是公司刚好有一个职位空缺,也许是我对工作待遇的期待合理……因此如果要我给出什么建议,那就是:尽力去选择一条好的道路,再尽力去做充足的准备,最后接受那个不完全可控的结果,然后继续走下去。
从迷茫困惑到笃志敏行,勇敢抓住时代机遇
我是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陈忠石。回望大学四年,从初入校园的懵懂少年,到中共党员、学生骨干、竞赛获奖者、优秀毕业生,每一个身份都是我在北印成长的“印”记。这一路充满挑战与惊喜,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成长经验。
初入大学时,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开始不断挑战新鲜的事物。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和各类专业竞赛的过程中,无论是策划运营还是设计执行,我都在不断探索自己在各方面埋藏的潜力。每当我和战友鏖战无数夜晚,在经过不断风暴讨论和精益求精后,名次已然不那么重要,最后项目落地时我都能体会到满满成就感,相信这份经历许多赛友也感同身受。只有勇敢尝试,才能找到方向。
确定奋斗方向后,我开始有计划地为职业发展做准备。专业课程上,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我积极参与专业型辅修,与自己主修专业进行互补,在交叉学科的学习中培养自己满足高质量发展复合型人才要求的能力。大二开始,我进入行业龙头企业奥瑞金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后来我也不断在其他单位实习,不断积攒工作经验。每一份工作完成后,我都会复盘和总结。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简历实验室和AI求职助手等求职工具,让我的求职之路如虎添翼;辅导员老师推送的大量招聘信息,为我们从招聘网站、企业宣讲会等渠道广泛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双选会上老师为我们出谋划策、修改简历。我自己也同时进行着撒网式求职,遇到心仪的企业就去面试,不断训练自己的面试技巧。最后我在多家企业中对比择优,与父母、老师分析各企业优势后定夺了最终去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经验的沉淀,都为我的求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带着在大学里收获的成长与经验,笃志敏行。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未来的求职路上收获理想的offer!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成就自我
我是出版学院出版专硕裴素瑶。研二下学期,在导师的介绍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习,主要负责教辅类稿件的编辑、校对等工作。在第二份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平台运营、联系作者等工作。这两份工作不仅让我对出版流程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也锻炼了我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沟通技巧。在面对海量稿件时,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在与作者交流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耐心和专业的态度对于维护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而在协助编辑校对时,更培养了我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这两份工作中学到的内容,为我在后期的求职面试中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我成功拿到了某国企出版社的offer。在求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求职简历的重要性,一份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的简历能够让我们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我们要仔细研究目标岗位的要求,将自己在过往工作中的相关经验、成果和技能一一呈现出来,使简历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
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行业招聘会和线上线下的求职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求职渠道,增加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机会。在面试环节,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面试单位的业务范围和未来发展方向,广泛搜集常见的面试问题并进行模拟练习。
求职之路难得一帆风顺,我们都会遭遇挫折和拒绝。但每一次失败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求职策略,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在探索中找到最适合的方向
我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王祎,想必北印的学生对“印刷”这个词语毫不陌生。在大三下的暑假,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印刷”工作,走进印刷厂,投身生产一线,有了对“印刷”的初实践。实习一个月左右,我带着感悟离开印刷厂,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非常浅显,对印刷工作认知停在表面,甚至对于工作的认知也停留在表面,这次实践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段经历让我想起在《实践论》中学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有了实践经历后我发现在印刷行业工作有些地方与想象相同,有些地方又不一样,产生新认识后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考量,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从而做出选择。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实践中也真正认识到“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带着全新的认识,我又投身一份家电公司的实习,这份工作学习成本低,工作强度高且强度与工资成正比,但综合考量之下,我发现自己不合适,在实习一个月后选择礼貌放弃。之后的时间里,我多次参加各种招聘会:“京”彩就业双选会、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等,关注老师推荐的公众号,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北京印刷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等,有招聘信息及时投递简历。今年2月,注意到老师推荐的“北京卷烟厂招聘”信息,我结合之前的认识第一时间抓住机会,全力备考,笔试结束后一边投递其他工作一边备考面试,在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取得offer。
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不容易,需要我们勇敢踏出第一步,结合自己各方面能力综合判断工作是否合适,从而去做更明智的选择。
从一维到多维的破圈试错,方能实现自我超越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陈思颖。大概在去年7月就开始准备秋招,但由于当时很想在互联网就业并留在北京,所以在秋招企业众多的情况下只投递了属于互联网行业且位于北京的公司,直至秋招结束只获得了一个大客户销售的offer,但经过两天培训我意识到这并不是我自己理想的工作,于是我开始积极准备春招并又积累一段实习经验。
我之前的实习经历全部属于运营方向,由于就业形势问题,我意识到春招我不能再只往互联网运营方向去投递简历。因为我在小红书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我的前小红书mentor给我推荐了小红书市场部的实习机会,为我后续marketing的发展积累经验,也帮我从运营转向市场提供了机会。
后续春招我大多数投递的还是北京的岗位,除了互联网,我还投递了外企、银行等企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拿到了达能销售管培生的offer,当时觉得是世界500强,薪资待遇也还不错,公司培养路径也很完善,但是前期需要跑市场,说实话我面对每天风吹日晒的生活,还是会有些犹豫,但这已经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一度想过就这个吧,但一周后我意识到春招还没有结束万一还有更适合我自己的呢?为什么不再试一下?于是我开始进军很多自己想去又不敢去的行业,我投递了奢侈品行业、美妆行业等,最终拿到了全球美妆第一公司欧莱雅的LRT零售管培生的offer。谁懂!这是做梦都会笑醒的程度,不论是公司世界300强企业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个爱臭美小女生的梦想offer,亦或是优质的薪资待遇和完善的晋升路线,都完美契合我的理想,最终我成功签署了欧莱雅LRT零售管培生就业协议。
回顾这四年,从青涩懵懂到自信成熟,每一次尝试和挫折都助力我成长,为步入职场做好准备,未来我也会带着这份勇气继续前行。
持之以恒制胜求职之路
我是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范司奇,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做求职就业准备,当时在辅导员老师的动员下,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了学校2024届毕业生春招双选会,切实感受到了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就业早做准备的决心。
在择业之前首先应该确定的是自己的未来规划,以此来选择自己的择业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投递简历。我希望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我准备考公和就业两手抓。在参加完24届春招双选会后我便开始了考公学习,同时也在着手准备编写自己的简历。编写简历时,我回想老师在《就业导航》课程中所讲到的要点,搜集自己的过往经历,针对不同岗位定制出多样化简历。
投递简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信息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就业平台、国聘网和学校举办的双选会上投递简历,投递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也许才会收到笔试或面试通知。
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提升自己,建议同学们可以多看看公务员行测知识,在大型企业和国企招聘的笔试环节上会有所涉及。还可以复习一下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我也曾在经过笔试、一轮面试、二轮面试、体检环节长达两个月的招聘长跑后却遭遇淘汰,心情郁闷了一段时间,但是我积极调整好心态迎接后续的招聘,最终成功被国企录用。希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求职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持之以恒不要气馁是成功就业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