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首都文化资源 培养出版时代新人”案例获评“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4-01|文:胡月 |图:各相关单位|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3月29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名单,学校提交的《用好首都文化资源 培养出版时代新人》荣获“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用好首都文化资源 培养出版时代新人”案例获评“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为充分展示首都教育系统在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做法、宝贵经验和显著成效,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根据“聚力共建 文明北京”主题活动安排,按照首都精神文明办要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共评选优秀案例16个。
学校入选“‘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首批试点
作为文化属性鲜明的高水平特色型院校,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主导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五大机制10个项目,充分发挥出版传媒学科特色和“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办学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用好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培养中国出版时代新人。
学校举办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京’彩”行动是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促进双提升”的创新举措。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精心设计工作方案,搭建项目参与团队,积极探索“一融入、六结合”行动模式,实施“分类立项管理”推动计划深入开展,努力升华思想,打造精品。
《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纪念馆之星”青年宣讲员、北印学子讲解《进京“赶考”》图片展
围绕“‘京’彩”行动,共有66支学生团队、两千余名学生,在京内外进行各类文化实践服务活动,形成了“建立一批基地”“开讲一门课程”“锻炼一支队伍”“制作一批红色文化传播视频”“产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掀起一波弘扬传统文化热潮”“六个一”的特色成果,推动人才培养与首都文化建设互动赋能常态化、长效化,双促进双提升,以“首善”的责任意识推动项目形成示范效应。该项目受邀在2023年北京高校新生引航工程启动仪式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推进会上进行经验分享,项目成果受到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充分认可,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深度报道。“铜坐龙”系列文创产品广受好评,项目学生代表亮相北京卫视龙年春晚《重宝贺新春》,传递文化自信,展现“京”彩文化丰硕成果。
参加“古都行”“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项目师生在2023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进行成果介绍
参与“红色行”“红色记忆随手拍”项目
参与“志愿行”“文化志愿 青春微笑”项目
参与“文艺行”“大团小团手拉手”项目
参加园区行:“金点子”点亮首都文化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