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北京市属高校教学工作会暨教学管理研究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1-09-16|文:鞠华
9月14日,北京市教委主办、我校承办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学工作会暨教学管理研究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成功举办。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我校党委书记郑吉春、校长王永生、校长助理王关义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市教委和25所市属高校主管教学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长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黄侃主持,分为专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阶段。
我校校长王永生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大家莅临参会表示热烈欢迎。王校长介绍了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王校长指出,我校正处于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发展转型期,在我校致力于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传媒类大学的道路上,期待各方支持,也期望通过会议达到学习经验、改进服务、增进合作的效果。
在专题发言环节,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作了题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的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作了题为“以评估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首都师范大学专业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的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张喜华作了题为“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体系的总体设想”的发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长刘红琳作了题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在讲话中对我校承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对以上专题发言表示赞扬,对各校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成就予以肯定。他指出,在中央和北京市启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新时期,各校要抓住机遇、立足实际,在做好学科专业定位、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促进师资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开拓进取。
在分组讨论阶段,与会人员分成校长组、处长组两组,围绕会议主题就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腾笼换鸟”、“卓越工程师”、“精品申报”、“模式创新”等提法引起与会人员的热切交流,也凸显了当前高校改革的关注热点。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党委书记郑吉春、校长王永生多次就前期筹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校长助理王关义作了全程指导,教务处全体人员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会议的成功举办,既增进了北京市属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的校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