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王永生校长在第27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王永生校长在第27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办公室 人事处|发布时间:2011-09-09|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27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欢度我们教师自己的节日,表彰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全校教师及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雅昌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民族的强大,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承,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大批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养。可以说,教师的双肩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加快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转变的步伐,首都北京也正在以更高的标准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迈进。所有这些,既对我校加快发展、提升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学校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总书记的讲话,对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是我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大学,加快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总体目标。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学校第二个50年跨越式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借此机会,提以下四点要求:

    一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做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的实践者。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质量立校”工程,全校上下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形成人人关心人才培养、人人支持人才培养、人人投身于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各单位要以实施新版培养方案为契机,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为引导,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快教育观念转变,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不断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做提高学校创新能力的参与者。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放眼国内外著名大学,他们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创造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优秀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科研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抓好科研工作对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校总体科研水平还不高,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还不多,还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整体化发展的趋势,承担和解决国家、地方或行业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急需进一步提高。希望广大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对现阶段学校发展的特殊意义,切实增强抓好科研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不断创新局面、上新台阶。

    三是不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提升学校社会价值的推动者。随着新闻出版业升级换代步伐明显加快,“三个北京” 建设不断推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对我校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国家和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成效还不够突出,社会影响力也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校的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强,缺少拿得出手的、能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也缺乏研究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学术团队,更缺少在社会有影响力的杰出带头人。可以说,未来我校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中能不能有好的表现和大的作为,完全取决于学校科研创新水平能不能有大的提升。希望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走向社会,瞄准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了解掌握市场需求找准科研选题,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争取更多科研资源,通过为政府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贡献率与社会影响力。

    四是不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做培育学校人文精神的引领者。文化传承创新,是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外,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是大学职能的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极其重要的新任务。我校以“培养印刷出版高等人才、传承中华印刷文明”为崇高使命,承载于中华文明、成长于文化领域、服务于文化产业,学校走过的每一步都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学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承中华印刷文明的光荣史。而且学校地处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更应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华印刷文明和推进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希望广大教师结合我校在五十余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媒、设计与艺术等领域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将文化传承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将文化创新的理念渗透到每位师生员工的教学工作中,为推动首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老师们、同志们,国家发展在教育,办好教育在教师。希望广大教师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坚信,只要我们奋发努力,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传媒类大学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

    谢谢大家。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