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北印首位中美121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学生毕业

北印首位中美121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学生毕业

学校在2015年《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年会交流经验

信息来源:国教院|发布时间:2015-06-30|文:张蕾 陈妙玲

    2015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年会暨第十二届学生毕业典礼于6月15日至17日在厦门华侨大学举办,260多名中外代表济济一堂,共商推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发展大计。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2011级柏杨同学顺利获得中美双方学士学位,成为北印121中美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首位毕业生。

    北印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特派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设计艺术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相关管理人员参会。

    本届年会以“开拓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流动,提供高品质留学服务”为主题,大会由中美大学校长论坛、第十二届学生毕业典礼、中美大学合作洽谈会、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和实验班研讨会五部分组成。


北印参会人员合影

    北印自2012年起正式加入该项目,截止到2014年底,已有8名同学通过该项目赴美留学。2015年学校选派12名学生赴美学习,学生人数是往年的3倍。学校因成功设立2014级中美实验班(经管类)而成为特邀中方院校发言嘉宾代表,此次年会对推动学校的国际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特洛伊大学校长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共同为柏杨颁发中美双方学位证书

    16日上午,在中美高校学分互认暨实验班建设研讨会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晓全作“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中美实验班’的实践与体会”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北印2014年开设 “中美实验班”的背景、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效果,与参会院校交流工作经验及下一步计划:在总结第一届实验班的经验基础上拟于2015年扩大实验班的范围,设立艺术类国际化实验班,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发言得到了121项目中美院校代表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在中美大学合作会上,多所美方院校代表和中方院校针对实验班的课程及师资等工作与学校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规范化、人性化是关键,而中美实验班能让中国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的教学方式与环境。通过中美实验班的设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教学和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在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师资培养的国际化以及国际教育管理体制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晓全发言

    此外,中方各高校对北印首创的实验班衍生项目“中美夏季公开专业课”给予高度好评和赞许。“美方教师讲授专业课,中美双方合作讲授课程”,这一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为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了崭新的模式。

    121项目组织机构中教国际教育中心给予北印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学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创新。
 

背景介绍: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是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项目从2001年开始,经过14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目前中美高校参与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合作与交流领域最为广泛的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北印于2012年正式加入该项目,成为中方院校其中的一员。截至2015年6月,该项目交流高校已由7所(中方3所,美方4所)发展到135所(中方大学109所,美方大学26所),交流学生已由35-50人发展到2400余人,其中1400余名学生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