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有约:话成长与成才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15-12-16|文:任珂璇
12月11日下午,第七期"校长有约"如期举办。在绿色产业研究院展厅,10名自愿报名参加的北印学子与罗学科校长围绕"成长与成才"话题,展开了轻松愉悦的交谈。
校长有约:成长与成才
下午2点,校长如约而至,亲切招呼着每一位同学入座。大家放下书包,开始了轻松的聊天。在校长平易近人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中,同学们很快进入话题,纷纷吐露心声,提出了未来规划、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的诸多困惑,校长以自己身边鲜活的例子给出了生动解答。
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校长谈到: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制定目标要分为长远、阶段性和眼前三部分。当你暂时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当你偶尔迷茫的时候,不如先努力做好眼前的事,做好大家都认为应该做的事,打好学业基础,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再一步步实现目标。他说,作为大一新生,大家已开始主动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实值得鼓励。
关于上大学的目的,校长谈到:上大学不只是为了求职,而是要通过四年的文化熏陶、学习成长与生活历练,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有观点的人。一个人之所以与别人不同,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思想。大学会赋予你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适合自己的,会完善甚至重塑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大学差异性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校长谈到:名牌大学也有平庸的学生,普通大学也有一流的人才,个人成长成才与所处的大学没有完全必然的关系。大学并不完全决定你的未来,而是在于个人能否在既定的大学环境下,思考自身的优势不足、明确兴趣喜好与发展方向,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努力为之奋斗。
关于如何"成长与成才",校长谈到:大学生要热爱母校,珍惜爱护学校荣誉、传承发扬学校文化,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成长成才,为学校争得新的光彩。在技术飞跃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广阔的人文情怀。在成才过程中,要有大的境界、大的格局和大的思维,学会在社会发展中把握机遇,在实践中锻炼,在生活中历练,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要学知识技能、提高个人竞争力,也要学历史哲学、提升文化素养,学会在纷繁复杂、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下依然能够处之泰然,不断欣赏与发现身边微小事物的美,通过感受美的眼睛,学习领悟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做一个既有人文情怀、又有艺术气息的文化人。
关于如何开展人际交往,校长强调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他谈到: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遵守群体相处规则,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彼此珍惜,才能友好相处、共同成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学会能够承受一定的委屈,能够吃得一定的亏,一个人承受了一定的挫折与历练,才有成大事的可能。在日常相处中,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虚、平和的心态发现身边老师同学的优点长处,加以学习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上大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就业成才,另一方面是拓展心智,使人对自己的观点、判断有更清醒的认识,拥有自我思考、自我成长、获得幸福的能力。
校园生活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同学们向校长倾诉了网速不够快,群楼关门早、康庄校区校外人员多、环境较为嘈杂等问题,校长认真倾听了同学们反映的每一个问题。他表示,学校对于同学们的生活问题已经做了一定的调查与整理,包括刘超美书记在内的校领导都在近期到基层做调研,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但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学校会在征求大家意见基础上拿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学校有决心、有信心为同学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校长有约"活动圆满结束了。同学们的困惑与建议、成长与梦想,校长都认真倾听,并回以耐心的解答和诚挚的鼓励,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都颇有收获。看着意犹未尽的同学们,校长许诺还会继续应邀"校长有约"活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心声,期待春暖花开时节,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