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共筑文化新未来
学校举办两岸高校大学生印刷出版文化研习营暨第五届海峡两岸电子书创编大赛
信息来源: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4|文:袁萱 张新华 |图:郭超|编辑:曹文露 张炜
10月13日下午,“两岸高校大学生印刷出版文化研习营暨第五届海峡两岸电子书创编大赛”颁奖仪式在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学校主办,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协办,学校出版学院承办。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中华文化,创新数字文明——两岸携手共筑文化新未来”,吸引了海峡两岸31所高校的150余位师生参加。北京市台联副会长苏伟,大兴区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马锦麟,大兴区台办副主任田颖超,学校党委副书记白莽,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晓林,外事处负责人,出版学院班子成员和北京市台联、大兴区台办等相关领导出席颁奖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张鑫在会前与苏伟进行座谈。
两岸高校大学生印刷出版文化研习营暨第五届海峡两岸电子书创编大赛颁奖仪式在校举行
颁奖仪式上,白莽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两岸教育交流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特别向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致以谢意,并对在本次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表示诚挚祝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大年教授作专家寄语,从行业前沿的视角,分享了对电子书创作与出版未来的见解,为两岸学子在出版领域的探索指导方向。闽南师范大学的万丽慧教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讲述了她在指导学生电子书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强调了电子书创编对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白莽致辞;刘大年寄语
本届电子书创编大赛围绕“典籍新说”“非遗之美”“节气民俗”“文史探源”等主题方向,面向两岸高校征集了197份电子书作品,其中8所高校的51份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秉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统一。
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本届组织29份作品参赛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聂晶磊教授获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届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的闽南师范大学教授万丽慧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2023级数字出版专业的王镌、朱颖奇同学在袁萱老师指导下创作的作品《墨韵传情 印脉两岸》荣获一等奖,学校另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两岸学子以小组形式,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协作完成创作,既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两岸青年参观大兴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和学校科创园
在毕昇书坊参观体验
活动期间,两岸师生共同参观了团河行宫文化遗产,体验了传统印刷技艺,考察了北印科创园和文创园,展现出两岸青年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愿望和蓬勃活力。
据悉,两岸电子书大赛于2014年由北京印刷学院联合两岸四所高校共同发起创立,现已成功举办五届,通过文化研习与创意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两岸出版教育和青年文化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