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访谈】齐亚莉:培养新时期服务印刷出版行业人才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09-21|文:
在全校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准备下,中国共产党北京印刷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日召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采访了出席本次大会的党代表信息学院副院长齐亚莉,与齐老师交流了作为党代表的感受和对党员代表大会的期待。
齐亚莉,1978年3月出生,河北省蠡县人,2002年12月加入中共党员,2003年7月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北京印刷学院工作,基本工作简历:
2003年7月---2006年4月 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助教
2006年5月---2013年12月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讲师
2014年1月---至今 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副教授
2017年4月---至今 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副院长
工作期间,于2013年9月考取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曾获得2006年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记者:您在所在岗位上为学校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齐亚莉:我参加工作以来,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扎扎实实的站好三尺讲台,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在每次与学生接触时,尽自己所能,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提高。
2015年我担任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带领全系老师按照工程认证理念,参加北京市教学评估,以评促建,转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学生毕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反向设计,加强教学过程的闭环研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对于专业建设,进行多方调研,发现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解决方案。针对学生编程能力弱的问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搭建程序设计辅助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善学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能力。在2017年工信部主办的蓝桥杯程序设计比赛中,取得了零的突破。
在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通过研讨、调研,明确"十三五"期间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发展建设的方向。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科竞赛、大学生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学生创新平台,让学生有学习目标和环境,近三年,信息工程学院在全国机器人比赛、国际机器鱼大赛、恩至普杯小车大赛、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华北五省软件应用大赛、全国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记者:作为党代表,请问您当选后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齐亚莉:很荣幸当选党代表,感谢学校和学院师生对我的信任,在执行党代表工作时,一定不辜负广大师生们的厚望。作为新的党代表,自当选之日起,身感责任重大,除了在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工作开展方面的责任之外,也应该对于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与老师们、同学们的沟通,多思考研究学生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服务行业等问题,紧紧围绕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扎扎实实的推进各项工作。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齐亚莉:一是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要积极备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深入一线教师和学生中间,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倾听党员师生的呼声,准确了解党员群众所想所盼,将师生党员群众的呼声带到大会,真实反映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党代表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当好党员群众的代言人。
二是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善于总结归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认真学习讨论和审议党代会报告,领会报告精神,想大事,议全局,谋长远,做到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上要积极建言。
三是在党员代表大会后,立即投入工作,把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及时传达到师生党员群众中,将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员代表大会精神上来。
记者:您认为本次党员代表大会能够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齐亚莉:我认为,召开学校的党员代表大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落实党内民主。我们的党一直重视党内民主的发展,实行各级党代会就是扩大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举措。党员代表大会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尊重和保障党员、代表的民主权利。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推进党代会,是各级师生党委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利于凝心聚力、达成共识,有利于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和执行。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各个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党代表履职意识。当选的党代表都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履职能力,但很多党代表履职意识不足,没有看重自己的作用。党代会将大大提高党代表的履职意识,有利于调动党代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党员代表大会推进党代表提案提议、各级党委向党代表通报情况、各级党委向党代表征求意见、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使这些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使党员代表全方面地了解参与党委工作。同时,也就督促各级党委不断提升党员代表素质,增强党员代表的责任自觉。
记者:此次党代会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您认为我校近几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您看来,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
齐亚莉:自从2003年步入北京印刷学院以来,亲历了学校各个阶段的发展,从"十一五","十二五"到如今进行中的"十三五",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本科生、研究生到留学生,无论是规模还是生源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调整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行业、服务首都、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找准交叉融合切入点,培育高水平成果,有效的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这些都是学校取得的显著成绩。
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我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规范,不体现在文件上,体现在质量上;在科研服务方面,应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格局中,加强调研和顶层设计,使学校更好地服务行业和社会。
记者:结合本职工作,请谈一谈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建议。
齐亚莉:作为信息工程学院负责教学的老师,在今后的五年中,我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导论课、核心课的导学部分、实践环节等加入信息专业、学科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协作、创新意识。全面改革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卓越人才。以服务首都、服务行业为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努力形成与国家以及京津冀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其次,为了更好地服务印刷出版传媒行业,更好地服务北京、新机场、雄安新区建设,提升信息工程学院对于北京及周边的发展、学校发展的贡献度,"十三五"期间,信息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大力打造专业的行业特色,为数字出版大数据、数字版权保护、智能印刷、物联网工程领域培养契合国家和区域反战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针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政府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调研,调整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提高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高专业建设的开放度。
第三,按照学校以及二级学院的"十三五"规划,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顺利完成规划中的预定目标。
记者:结合本职工作,请谈一谈对学校相关行业发展有哪些看法。
齐亚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印刷出版行业也不例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与出版传媒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将带来出版传媒行业内容、技术、资源、传播方式等新一轮的变革。媒体融合与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持续加快,为我们以印刷出版为特色的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们培养新形势下的现代传媒人才指明了方向。作为信息工程类的教育者,在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深感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作为从事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教师,责无旁贷的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带入课堂,结合行业,培养新时期的服务印刷出版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