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5-30|文:
5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全体干部、师生第一时间进行学习,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自身工作,展开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学校党委深入思考“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擦亮青年学子鲜红人生底色。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挥出版学科专业特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党委书记 曹文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北京印刷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以出版为学科专业特色,为出版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聚力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出版学科体系。下一步,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立足出版传媒领域,做足出版传媒文章,努力推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 田忠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广大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让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中。
——党委学工部部长 张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和启发。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桐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科研工作应继续聚焦社会与行业重点发展领域及需求,构建创新平台和基地,汇聚高层次人才,组建高水平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与地方、科研机构、企业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不断深化创新机制,凝心聚力,促进科研水平提升,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研处处长 高振清
教务处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引领,以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为主线,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系统谋划,坚持改革创新,抓好“金专、金课、金师”建设,突出思政育人、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能力四个重点,进一步夯实和巩固本科教育教学基础,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推进到“最后一公里”,奋力开创一流本科教育新局面。
——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李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当前,学校正处于谋突破、创辉煌的关键紧要时期,博士点申报、出版学科建设、分类发展、高精尖学科建设、交叉学科平台构建、第五轮学科评估总结、第六轮学科评估启动等各项重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动部署,这也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必将为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生院副院长 杨永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教师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着力培养担当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大任的出版传媒时代新人。
——教师工作部副部长 郧在廷
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这为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建设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坚定“认真作好出版工作”初心,扎根出版印刷行业,聚力出版学科建设,久久为功,为建设新时代出版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出版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史国敏
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当前,学院师资队伍处于新老交替的时期,作为学院党委书记,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加强年轻教师培训,引导教师热爱印刷包装行业和教育工作,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张改梅
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作为首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和激动,同时也感觉到了身上肩负的重任,我一定谨遵嘱托,立志扎根中国大地,带领学生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设计艺术时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毕生追求。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史民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重要意义,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每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教育领导体制,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胡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对于新闻传播学院而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传播学体系,则是重中之重。五千年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学术价值,要敢于创造性提出本学科标识性核心概念,并与西方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保持积极的对话与交流,在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独立自主、宽大能容的学术境界。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魏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人才助力科技进步,同时科技和人才又反哺和重塑教育。在此过程中,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三者目标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同向而行,不断循环积累并走向更高水平,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杜艳平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在认识高等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加快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媒体学院院长 杨虹
作为一线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实际工作中,我要立足岗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潜心教书育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
——基础教育学院院长 孙边旗
国际教育学院将充分发挥职能,利用国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依托学校专业特色,逐步打造“留学北印”品牌。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与服务水平,提质增效,提升学校国际化贡献力。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陈妙玲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经济管理学院将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传媒管理学院的发展愿景,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建设高素质、教学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四是围绕社会和行业需求、学校发展需求,找到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找准切入点、突破口,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切实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亮
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团结支委着重引导党员师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相结合,围绕编辑出版学国家一流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和韬奋出版实验班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要求,持续推进特色优势发展,提升出版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出版学院教师王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中央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擘画了蓝图。近年来,学校身担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重任,不断聚焦高水平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进行谋篇布局,为首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点滴贡献助力教育强国蓝图的实现。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常昕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的先进性会直接影响到国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企业、行业、全国各行各业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授好前辈们用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科研成果形成的教材,同时也有义务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握紧我们继续做好包装科研的这把“钢枪”,站好教育这班岗!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 王纪刚
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重要基础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每名教师都应该从我做起,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把尺子量一下,自己距离“四有”好老师差距有多大?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才是满足教育强国建设所需要的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 王仪明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教学上,涵养扎实学识,不断研究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策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科研上,坚持职业操守,保持创新发展的精神状态,秉持精雕细琢的理念,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涵养科研底蕴。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余丽琴
通过学习,我深刻意识到强教必先强师,唯有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躬耕教坛,才能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应当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有意识地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做到“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努力。
——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余文婷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胸怀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立足教书育人本职,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教育引导“强国一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祖国、追逐梦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新媒体学院教师 程明智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王婷婷
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教学规律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引领力,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重大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课后思想教育引导,实现全过程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周亚茹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在追寻出版美学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学精粹、融汇现代美学风格,讲好现代中国故事,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媒体学院2022级研究生 白艳鸽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我将继续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坚定不移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
——出版学院2021级研究生 郭桐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立坚定理想,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担好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和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贡献。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 徐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