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再出发
学校师生热切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3-12|文: |图:何劲松|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今年的两会意义非凡。学校师生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关注两会动态,学习领悟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展开热议。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让我们自信满满;“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2035年远景目标让我们满怀憧憬。当前,学校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精准发展定位,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将远景目标与五年规划相结合,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响应北京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早日实现高水平特色型出版传媒大学建设目标。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杨蕻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镌刻前行的印记,鼓舞奋进的风帆。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任务,为新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把立德树人工作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夯实人才培养政治思想文化根基。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 王新营
2021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留下太多的振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并对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进行辅导、给出答案。二是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擘画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壮美蓝图。三是表决通过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决定,进一步推动香港“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至远。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让我们倍感振奋、欢欣鼓舞。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服务推进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统战部副部长 鞠华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5000多位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建言资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不仅自身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更要组织带领广大师生抓好两会精神的学习,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谋划近五年,干好每一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能力,把学习全国两会的成果转化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的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 王晓林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作为一名高等教育从业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深深感受到立德树人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将更加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帮助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激励学子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用北印特色的红色出版教育引导学子扛起新一代出版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学子心中高高飘扬。
——新闻出版学院教师 李柴非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作为青年教师,我会继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投身教育科研事业,为艺术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谢一菡
2021年全国两会已经圆满结束,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战胜疫情。而2021年作为“两个百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同时又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更甚于前。代表的各种新提案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我,更是要时刻响应国家号召,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徐长波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11日胜利闭幕,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和纲要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蓝图绘制,振奋人心!作为高校一线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的指引,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 杨梅
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心用情用力,从小从细从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曹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我国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因此也显得更有时代意义。除了国家层面大的战略布局,政府对于推动异地医保结算等举措也让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作为高校教工和基层党员,我们更要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服务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 牛宣岩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我们必须思考怎样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同社会课堂尤其是抗疫案例结合起来,“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好“大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邓笑
今年两会,意义非凡,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交汇。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会紧跟党的步伐,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担当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学生 曹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在思想上“补钙壮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更应深刻把握两会精神,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增强自己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 任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