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师德师风教育会议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25-07-11|文:刘雅慧 杨永刚 |图:郭超|编辑:曹文露 张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抓好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决策部署,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10日,学校召开“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英才”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师德师风教育会议。学校党委书记张鑫,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及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陈丹主持。
张鑫为研究生导师颁发聘书
会议举行全体博导及校外兼职硕导聘任仪式,张鑫为首批出版专业博士生导师和兼职硕士生导师颁发聘任证书。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学校出版学院院长李朋义,中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裁李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芳,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新闻春秋》主编周蔚华等校内外博导和部分兼职硕导代表上台接受聘书,这标志着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田忠利作大会报告
田忠利作大会报告,肯定了导师们在学校事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所作的突出贡献。他指出,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力量,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导师及研究生教育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科学擘画新时代导师使命,扎实做好铸魂育人与创新引领工作,帮助研究生开拓科研视野,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二是要合理规划导师能力建设,稳步提升教学创新与综合竞争素养,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胸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三是要有序推进导师团队建设,切实加大协同创新与共育英才力度,注重传承发展,推动导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要精准设计导师考核机制,有效发挥科学评价与激发活力作用,强化导师履职尽责,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特邀专家作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马陆亭,以“强国建设对大学的期待和对导师的期望”为题,鼓励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提升综合素养,为国家培育更多创新人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帆,分享了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课程赋能及研究生培养改革方面的前沿实践,为学校培养新时代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思路。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健教授带来“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报告,勉励研究生导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进行专题培训
为新聘硕士生导师进行专题培训
各二级学院举办导师专题培训会
随后学校举办系列专题培训会。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黄国彬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覃京燕为2025年新聘硕士生导师提供了专业化指导。各二级学院分别举办导师专题培训,进行导师经验分享与学习研讨活动。
导师培训既是能力的“充电”,更是使命的“赋能”。在今后的育人实践中,研究生导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情怀和“甘坐冷板凳”的学术定力,建好学科“示范田”,拓好科研“创新田”,耕好育人“责任田”,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共同书写北印研究生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