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风兼雨,过了万重山的寂寥,掀一条无畏的江。
古训传世,智慧昭今。露沾草,风落木,岁放秋。印墨传承,六十五载,为君献礼。
一礼赞曰:我闻收获载满船,新丰美酒斗十千。礼敬六十五载收获满满。
学院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研究团队刻苦钻研,潜心问道,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艺科结合,冬奥设计创未来,弦歌不辍,美育艺图共致远。
冬奥之风展现了北印设计工作者以创造性转化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中国设计美学,以数字科技赋能冬奥设计的专业风采。国际之友展现了北印对外不断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机会。与时代同行,扩国际视野,与时代共鸣,育社会人才。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仅为出版、印刷、设计、传媒等领域输送了人才力量,也为国家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礼赞曰:护虔诚“守正”之心。云在青天水在瓶,情怀在心里。守正是情怀,是传承,意味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抱定宗旨,我们不会忘记为什么而出发。虔诚之心满载一船秋色,平铺文化与艺术十里的湖光。
在北京印刷学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学院对印刷文化、设计风采、出版传媒多方面深厚学科传统的传承。六十五载,传承印刷智慧,创新未来文化,毕昇书坊在这里建起,丰富多彩的创意市集在这里举行,印刷文化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生机。这是一座承载着历史沉淀和现代创新的殿堂,更是印刷文化传承的摇篮。
三礼赞曰:立少年“创新”之志。立新志,唤明月,照冰雪,浩荡百川流。积极创新,勇敢创新,是扩宽设计边界,是增强文化自信。
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六十五载,学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引入前沿,跟进时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完美接轨。将传统印刷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数码印刷、3D打印等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印刷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传承设计智慧,铸就创新未来,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创新实践,数字设计、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现代科技的引入,让设计不再受限于平面,可以延伸到立体、虚拟的世界。
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融,是印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勇攀科技高峰,奋进在时代的浪潮中。
四礼赞曰:快行此间烟火路,绝尘日月与万斛。礼敬六十五载踏新征程。
鹏北海,凤朝阳,明年时,青云去。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北京印刷学院将继续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而努力奋斗。
面对新的挑战和希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守正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与国际高水平学府的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术进步。新征程,是一段奋斗的历程,辉煌路,是一部不朽的史诗。
斯礼也,达乎为人师表,及学生。此礼或师生之礼,师书益友,桃李满门,敏而好学,德才兼备,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或为敬校之礼,韶光辉辉,书声琅琅,桂花载酒,少年重游。或为爱国之礼,印迹山河,敬畏神州。
天地忽而如逆旅,人间斗转又星移。六十五载辉煌路,江湖远阔再起航。在新的征程上,让我们携手前行,守正出新,笃志敏行。继往开来,前途似海,且前行。愿今日之同学,为中国出版、印刷、设计、传媒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出更多属于北印的力量。愿北京印刷学院的未来更加辉煌,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年,长似今年。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以青春献礼,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与时舒卷,和光也同尘。
作者:冉舒杨 2020级新媒体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