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恰逢我校办学65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回想起在北印学习、生活的七年,仿佛一切都是在昨天一样,昔日的点点滴滴皆历历在目。有朝夕相伴的舍友,有指点迷津的老师,也有风趣幽默的楼长楼妈,还有守在窗边陪着我一同上课的“猫学长”……
时间回到2016年那个夏末秋初的时节,我既怀揣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亦携带着对大学新生活的期待,在正式开学前几天便推着行李走进了期待了一个暑假的北京印刷学院。从走进学校的大门那一刻起,我便强烈地感受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服务宗旨。校园里的标识牌让我们对这座具有历史底蕴的高校毫不陌生,学校发放的学生手册让我们对于校园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来往的师生朋友让人倍感亲切。在学长的带领下,经过正门广场,穿过秋实园绿荫小道,便来到了宿舍楼下。楼妈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为我办完入住,我的大学生活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秋实园,取自春华秋实,“秋实”寓意着秋天的果实,在这里生长着酸甜可口的山楂、金黄诱人的大柿子,时常还能在水池中看到游动的小鱼。秋实园里的树很高很大,抬头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天空,那是树叶和太阳之间的嬉闹,正巧映照着坐在靠椅上忙里偷闲的你。
带着课本,我们要冲向下一个地方——教室。大抵有这么几种学生:带着课本的学生,一堂健全人格发展的通识课正等着他到前排占座抢座;抱着笔记本电脑一路小跑的学生,老师已经在机房开好设备等着他去上机实操了;还有带着一张写满了预习笔记的实验报告,兴高采烈奔向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一定有一场紧张刺激的物理化学实验等着他去填写数据。其实,无论是哪种课程,永恒不变的是站在讲台对我们翘首以盼的教师,以及生动活泼的学子们。若是能抓住课堂间隙向老师请教疑惑,不仅能收获老师对自己的赞许,还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好的氛围,在毕业后很难再有机会。我也时常为此感到伤感,伤感的是那些为我指点过人生迷津的老师不能一直陪伴着我们走下去,伤感的是一起上课的同学各自奔向了前程。但是也是他们给了我走向社会勇往直前的勇气;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顽强拼搏的斗志,以及敢于同不公现象斗争的信念。
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我们顺着人流走向人声鼎沸处,我们闻到了一缕饭香,那是食堂的炊烟借着风的踪迹溜进了我们的鼻腔,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校园里的食堂满足的我们绝大多数用餐需求,喜爱吃米饭的南方人喜欢在一楼驻足,酷爱面食的北方人多在二楼享用属于他们的味道,而三楼则是为有聚餐需求的小伙伴们准备的“树人餐厅”。我实在难以在这三者中选出最喜欢的地方,因为这三个餐厅都透露着北印的人文关怀:“孩子这点米饭够不够?不够了再来啊!”“我看你最近吃的少很多啊,孩子可别把自己饿瘦了。”我不能说北印的食堂有多么神奇,但是在这里总能治愈每一个想家的孩子。
当夜晚来袭,我们卸下一整天的疲惫漫步在操场的塑胶跑道上,抬头望去,星光点点。操场中间的草皮上俊男靓女们正轻奏着夏夜,北门灯光球场下的每一个跳投都牵动着心跳,体育馆室内排球训练的每一记重扣都在为下个赛季积蓄力量。此刻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萦绕在身旁。当你还没享受此刻的恬静,忽的听到前方有一段声音把你带回跑道,那是你的跑步搭子在呼唤你跟上步伐。毕业之后我去了杭州,他去了上海。但是跑步的习惯我们一起坚持了下来,我在钱塘江南,他在黄浦江北。我想此刻的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前进的路上想起了那无数个奔跑在北印操场上的夜晚。
每次路过图书馆,那里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的。看到学生在这里享受读书的乐趣,我不禁嘴角微微上扬,因为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为备战考试周努力复习的自己,也看到了和自己一起复习考研的小伙伴。走出图书馆,我想起陪我一同度过备考的每一个夜晚的,不仅有我的小伙伴,还有我们校园的守护神——“毕昇”。他会保佑每一位考生以最为自信的心态去迎战人生的每一场考试。
还记得我们的校训——守正出新,笃志敏行。这是一种面对时代不断更替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一种人生态度。
“守正”,意为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
“出新”,意为旧的事物得到新的发展,弃旧图新。
“笃志”,意为专心一志,立志不变,坚守自己的志向。
“敏行”,意为勉力修身,办事敏捷。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要树立这种思想,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髓,同时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此时又是一个金秋时节,我们没有了初入校园时的稚嫩,正走向成熟,而你也即将迎来办学六十五周年纪念。
六十五年浇灌,你用深沉的爱灌溉着稚嫩的青田,永远都带着春风般温暖培育着我们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带给我们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六十五年耕耘,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吸引着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办学质量、教育水平逐年提升。
在这个特殊的秋天,我将满怀的热情和深情的爱献给你,我最爱的校园,祝你的明天更加璀璨辉煌!
作者:张腾鲛 2016级信息工程学院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