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北京印刷学院成立65周年之际,作为学校95级、99届印刷技术的学子,不知不觉已毕业24年了,借此机会,不禁想和校友们聊一聊与北印的那些过往,重拾我与北印的不解之缘,对母校的深切思念!
首先说一桩趣事,大家都知道印刷的鼻祖是毕昇,所以学校里有一尊毕昇手拿活字的雕像。毕昇雕像原本竖立在学校正门口主楼的前面,毕业后再次回到学校,发现因学校建设需要已将雕像移至图书馆前面。毕业后某一年的寒假来临之际,通过微信群看到何晓辉老师发了张照片,照片上是深夜微光中毕昇雕像前放了个苹果,老师的留言大意是“毕昇大人,这一年结束了,今年安好,明年加油。拜拜”,当时看到这句留言,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期结束了,大家要离开学校了,所以老师要和毕昇雕像说再见,今年的工作到此结束,明年再见!所以当时把这两个字理解为“再见”的意思,于是给老师留言说何老师很幽默!后来再次理解这句话,才明白老师的意思是:今年风调雨顺、明年更加努力,希望毕昇大人保佑一切将会更好,所以是恭敬拜手、祈祷保佑的意思,应该是四声。老师的水平就是高啊,是我肤浅了!听说过拜观音,拜佛的,拜毕昇也算是印院独特的一道风景吧!不知现在的师弟师妹们,考试之前是不是都要前去拜拜呢?
图文馆前毕昇雕像(来自网络截图)
说起校园的雕塑,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有一次在校友聚会上,大家聊起学校花园里紫藤花长廊边的雕塑,那YS型的精卫雕塑。因为大学期间曾在校园里与YS雕像合影,所以毕业后每当有机会去学校的时候,都会去花园里寻找那个标识性的雕塑,再拍一张照片和之前相比较,看看自己的变化。
2020年冬北京访学期间,在满地金黄的秋天回到校园
2023年暑期参加高校论坛,借机夜游校园
这时有位校友说哪里有YS标识?哪里有雕塑?自己怎么不知道?直到把照片翻出来,告诉他这是86级校友毕业的时候,专门为母校做的一个题名为“精卫”的纪念性雕塑,以印刷的首字母为基础,演绎变化成飞鸟的形状,基座上还刻着他们那一届校友的手写体名字,是学校中心花园里的一个景观。大学4年这位校友一直学习优异,于毕业那年考入了武汉大学继续研究生的学习。
又及:自己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与生活的二十多年中,也与其中四位(贺文琼、陈章力、张树新、刘大刚)校友相遇相逢。现在想来真是感叹印院校友遍天下,“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2014年暑期携10周岁的印二代重返校园
第三件事是关于北印的雪,每年快到元旦时一般都会下一场雪,记得1995年快到元旦时下的那一场雪特别大,整个校园都白了,正好是周三下午没有课,当时大家都很开心,相约一起去黄村公园打雪仗,也就是在那一次,才知道原来班里来自海南、广东的几位同学从来没有见过雪,这是人生第一次见到大雪飘扬、白雪皑皑的景象。那天大家在黄村公园里打雪仗、滚雪球、滑雪,玩得特别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也是这一次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大学4年每年都有一两场的大雪,但是那一年的雪、那一年的欢笑声,至今仍鲜活地留在记忆里。
1995年我们那一级入校的时候,印刷技术与包装工程还是分开的两个院系,等到四年之后,1999年毕业时学校决定成立印包学院,将两个学院合并在一起,所以毕业照大合影一定要放上,让95级印包学院的学子再找一找,看下能否找回当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系99届全体毕业生合影留念
六十五年踔厉奋发,六十五年砥砺奋进,作为一位95年我国教育双轨制启动之年入校的学子,心底深怀对母校的感恩和眷恋之情,“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在此祝福老师和校友们:
生活如同油墨那么五彩斑斓
心情就像光油那么闪闪发亮
爱情像是胶水那么如胶似漆
工作好比橡皮坚韧又有弹性
事业恰似专色直接一步到位!
——摘自00级校友李成微信
作者:高媛 1995级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技术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