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略带凉意的微风吹遍祖国的大地,层林初染,秋意渐浓。在这个收获与感恩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北京印刷学院第六十五个生日。六十五载沧桑砥砺,笃志敏行;六十五年守正创新、奋勇前进。若将母校比作一条宽广的河流,我们就是河中自由翻腾的鱼儿。无论我们如何跳跃,她都承载着我们游向远方!若将母校比作一处温馨的港湾,我们就是她怀中驶出的小船,无论我们将来停泊在哪一个码头里,都闪烁着她的一盏航灯!在您的悉心培育下,无数祖国花朵一变而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每天清晨鸟鸣的清脆,每日傍晚夕阳的绚丽将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这座校园中的师生之恩,校友之情,是教育之爱最好的诠释。
我们感恩于母校,坚守初心使命,为北印学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从服务保障建党百年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从主办首届国际出版教育高峰论坛到投身“‘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一次次思想教育、保障任务与竞赛活动的举办都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无论是在天安门广场还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是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身体力行,带领我们凝聚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下,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学校始终关注思政课建设,立足行业发展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开拓创新,联合中国出版协会开设《大国出版》思政公开课,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和方案,并利用媒体融合的现代化方式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教导北印学子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大事,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青春之朝气吹响时代的号角,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们感恩于母校,勤勤恳恳,为北印学子全面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做好防汛抗洪救灾,老师们始终奋战在守护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第一线。难忘在战“疫”最艰难的时刻,老师们身着防护服、24小时驻守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学业和生活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那一道道奔跑在校园里的蓝色闪电亮出了学校保卫学生安全的铿锵誓言;暑期洪灾袭来,老师们闻“汛”而动,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筑起守护校园的“红色堤坝”,那一枚枚飘扬在胸前的红色旗帜彰显了一位位北印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面对各种严峻考验,学校和老师不仅时刻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引导我们走上广阔的专业实践道路。母校,母校!一个看似平凡的称谓,却承担着极不平凡的使命,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是您给予了我们腾飞苍穹的翅膀,是您赋予了我们搏击巨浪的力量,是您点燃了我们激扬青春的光亮。
我们感恩于母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勇拼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教育始终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学校持续关注出版行业之发展大势,始终秉持着以技术应用奠定坚实科技底座,以业态创新提供多元竞争赛道,以内容“出海”传播精彩中国故事的坚强决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大力加强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引领,融会贯通,积极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人才,将民族气派、国际视野融入学校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岁月流转中,我们见证了学校立足首都需要,紧贴行业需求,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在推动文化繁荣和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出北印力量。时光变幻里,我们学校师生齐心协力,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一届又一届的北印校友啊,我们在同一座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感受每一日绚烂的朝霞。一个又一个四年轮回里,我们从这座校园中走出,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时间不改北印校园的模样,只有道路两旁的柏树一年比一年茂盛。阳光下,一批批学子,短暂地停留,怀揣着满腔热血,怀揣着导师的所学所精,散往全国各地发光发热。很快又会有新的一批学子来到这里。请相信,这个时代的青年依旧像上代青年般充满活力,且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我们携手并进,在校园广播熟悉的旋律中,我们放声歌唱!
北印的未来,属于实干奋进的青年学子;北印的未来,属于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北印的未来,属于每一个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校园中的北印人。用实践追逐梦想,用双手创造未来,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北印人同心书写“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的不朽华章。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做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出版传媒人,北印青年时刻在路上。时光荏苒,六十五载风雨兼程,六十五年风华正茂。母校啊,您孕育国之栋梁,吾辈愿与之携进,再创佳绩!
作者:王衍霖 2020级新媒体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