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的五年】人才强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开栏的话】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党委班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全校师生为创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而努力奋斗,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今天起,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推出"奋发有为的五年"专栏,回顾这五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成就,讲述"北印故事",解读"北印成就"。这一期,让我们共同回顾五年来学校人事人才工作。
五年来,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紧密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大局,积极贯彻学校工作部署,以人才强校理念为根本,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一、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五年间,学校成立干部人事人才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人才工作,召开第三次人才工作会,系统回顾和总结主要成绩,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明确了深化人才强校工程和人事制度改革,助推学校跨越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部署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做好学校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连续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新教工接收管理、人员编制核定及管理、北印学者选拔与培养、北印英才选拔与培养、教职工在职进修培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岗位聘任、绩效分配改革、博士后管理等方面的等系列制度文件,大力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二、师资队伍引进工作
1.优质师资资源补充
落实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战略部署,做好优质师资资源的引进,五年来共接收新教职工163人,新教工接收工作具有"岗位契合度高,博士学位比例高,985、211院校毕业生比例高"的特点。
2.高层次人才聘用与柔性引进
广纳贤才,加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力度,贯彻落实北京印刷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支持二级学院多渠道挖掘优秀人才,柔性引进6名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二级学院执行院长,40余位高层次人才来校在教学单位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讲座教授。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对于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师资队伍培养选拔
1.加大培养资助力度
学校印发了《北京印刷学院教职工在职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构建了涵盖学历学位进修、国内外访问学者、教学能力培训、博士后研究、教师发展研修基地研修、岗位培训等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体系,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五年来,共选送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访学15人,国外大学访学10人,国外双语教学能力培训6人,市属高校教师双语教学国内深化培训50余人。15人参加教育部高校网络培训中心精品课程师资培训。推荐参加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研修14人,参加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班127人次,资助422名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的培训。依托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及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每年资助教师500余人次参加网络培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师资国际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教师30余人。组织参加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班60个班次。积极开展学历学位进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3人,教职工学历层次提升计划稳步推进。
2.拓宽人才培育渠道
五年来,我校入选长城学者2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北京高校高创计划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7人、青年英才15人。
为实现与上级人才项目的有效对接,为学校各类人才的成长拓宽通道,学校实施"北印学者"和"北印英才"选拔与培养,以项目资助方式,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共有10人入选"北印学者"、51人入选"北印英才"资助计划。
四、关注教职工职业发展
五年来,积极关注教职工职业发展,为教职工打通职业发展渠道,提供晋升平台,共有35人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0人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1人完成管理岗位级别晋升,教职工队伍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增强。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教职工职业发展引导与能力培育机构,始终围绕"服务教学、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关注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结合青年教师的职业困惑和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各类培训和形式多样的工作坊,五年来年均组织活动十余次。通过新教工培训这一中心重点工作,从思想政治、校史校情、教学技能等方面引领新教工,顺利转变身份、融入学校。中心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研讨,辅导教师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2人荣获一等奖,成绩显著。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鼓励和资助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师新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制作,已经完成30余门课程的微课、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
五、薪酬与保险制度改革
五年来,持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薪酬结构不断优化,教职工待遇显著提升。2016年结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为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指导性作用,健全学校内部竞争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通过增设单位考核绩效,改革了绩效分配结构,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工资调资和养老保险预缴的重大政策调整工作。
六、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2013年,学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五年来,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43人,7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6人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7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4人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项目资助,4人获得北京市教委面上资助科研项目,成果突出。
人事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五年来,全校上下树立了牢固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未来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为实现跨越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