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报国 致敬时代
打造“思想进步、担当有为、立德树人”坚强堡垒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教师党支部事迹材料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是中宣部指导建设的首批五所出版学院之一,编辑出版系教师党支部作为出版学院基层党组织中坚力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索创新建设与发展,为培养造就新时代出版人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基铸魂
在“学”上抓理论细化。党支部支委会紧密团结,提升组织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周均一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研讨重要文献,对标对表加强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建设,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年来开展相关活动近百次。
在“思”上抓认识深化。组织师生在《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广角》《中国图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十篇。通过师生参观专题展、聆听宣讲团报告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政治觉悟与理论修养,抓好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促进出版学科发展。
在“行”上抓特色优化。将红色出版资源、行业文化特色、学校办学属性充分融合,参与北京出版集团 “十四五”规划编制,与中国人民大学等联合举办多期“四校工作坊”。以需求为导向,组织支部教师主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宣部、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发行集团等重要课题数十项,每年均有斩获,扎根行业、服务社会成效明显。
在“用”上抓成效转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的红色出版实践教育,在《北京教育》发表《实施红色出版教育 夯实人才培养根基》等红色出版成果。在学科专业发展、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材选用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形成“爱学习、强组织、见成效”的好氛围。
二、主动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助力出版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国家亟需中强化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发挥专业院校长期扎根出版、深耕出版全产业链办学的优势,创造老牌出版院校学科发展新气象”要求,带领师生积极参与出版学科“十四五规划”、出版专博申报准备、出版学科成果展、出版学科建设专家论证会、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等大事要事,助力出版学科建设,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出版专硕提档进位,再上新台阶。
在党政融合发展中重实效。大幅提升在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政产学研联动等重点工作中的效能,有效激励教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优化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配备、实习实践规划等内容。近年来支部教师获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十四五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支持计划”等市级荣誉称号;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等学术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校级重点科研项目等共计30余项,科研专著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部(篇),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在师生支部共建中强特色。践行“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要求,推动政治思想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教师指导学生党员开展红色“1+1”项目连续六年获得北京市表彰,师生党支部联合打造“百馆 千书 万文”“致敬历史 致敬经典 致敬时代”等系列出版活动,得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推广。
三、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育才实效构建思政育人格局
以党建引领政治育人。深入开展“党旗所指”、“党员所向”等党建专项教育和“红色出版教育”、“百年党史教育”主题活动。在组织保障、支部活动、群众帮扶等工作中全面提升党员队伍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教师践行“四有好老师”,争做“学生引路人”,结合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强化课程思政功能,保障思政育人效果。
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恪守学校“传承中华印刷文明、弘扬红色出版文化”办学使命,以文化建设厚植新时代新青年的家国情怀。在“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模拟书大赛”等活动中,指引学生传承创新,拼搏进取;在“读好书 编好书 印好书 传好书”主题教育中,指引学生读书读经典,创作主题出版物,坚持以书明志、以书立言;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指引学生踏实勤勉,竭力服务行业和社会进步发展。
以党建引领专业育人。立足国家特色专业和韬奋出版实验班建设,发挥组织优势和师生支部融合建设的联动优势,指导学生完成数十项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并获奖,研究生和本科生荣获国家或省部级专业大赛、大学生双创大赛等各类省部级以上赛事奖项40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项毕业设计作品被出版社采用。2020级韬奋出版实验班获评2022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优秀班集体。近年来编辑出版系学生党员比例、学业深造率、毕业就业率等均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