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学习研讨】党繁义: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研讨会发言
党繁义
(2013年10月30日)
根据上级组织要求和学校党委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和大家一样,认真学习了相关辅导材料,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作一汇报和交流。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通过学习,我理解“为民”是核心,解决的是党的宗旨问题;“务实”是要求,解决的是党的作风问题;“清廉”是规范,解决的是党的形象问题。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为民”和“清廉”,只有在“务实”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要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牢牢把握“务实”这一基本要求。
一、务实体现党性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中国的两位伟人的两句至理名言,可以说是求真务实的形象描述:一句是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曾说过的“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就是“求真”;另一句是邓小平在上世纪60年代曾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务实”。毛泽东同志不仅强调“求是”,而且强调“务实”,就是要做到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只是口头上联系,行动上不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教条主义者脱离实际,以书本吓人,空话连篇,不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有哗众取宠之心,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把求真务实上升到了党性表现的高度来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从中可以看出,胡锦涛把求真务实上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其中也体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观点。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兴旺发达离不开求真务实。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国家,才是一个勇敢的国家,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政党,才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成熟的政党。求真务实是一个政党真理在身、正义在手的重要标志。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因而是最敢于实事求是、最能够求真务实的,如果有谁不能认真坚持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那他就是违背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他也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对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是不是求真务实,更是直接反映其基本素质和政治品质。
党的历史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功和胜利,都是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抓实干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种种思想障碍,实现了求真务实的重大突破,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反之,我们的一切失误和挫折,又都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一重要领导原则和方法。应该说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演奏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三大乐章的。
二、务实重在实践
求真务实不仅体现在思想认识上,更体现在不断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求真”,就是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务实”则是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以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在讲话中论述了“求真”与“务实”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如果说“求真”难的话,其实“务实”更难。我认为,“务实”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讲实话、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讲实话”就是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敢于说出反映师生心声的话,敢于说出反映学校实情的话,敢于说出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话,少讲官话、套话、废话;“察实情”就是要深入一线,真正走到师生身边,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分管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做到对分管工作“心知肚明”,对师生需求“心里有数”;“出实招”就是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和具体措施,拿出提升水平的规范流程和科学制度。“干实事”就是既要解决好影响学校转型发展的大事,又要办理好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小事”;既要解决好师生中的共性问题;又要办理好师生中的个性问题。“求实效”就是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不抓则已、抓则必成,抓出经得起师生和实践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以做好学校后勤工作为例。通过“我与食堂面对面”“我与校园物业面对面”“我与校园后勤面对面”等各种渠道,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各种需求和愿望,通过深入教学、科研、学生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涉及师生交通、饮食、洗澡、医疗等各方面的要求梳理汇总,分析把握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症结,提出切中要害、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比如校区班车发车时间根据教学活动运行规律,在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调整;校医务室为更好地方便师生就诊取药,采取了错峰门诊、缺项药品登记、对个性化用药需求进行采购服务等综合服务措施,等等。对于一些因条件所限,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困难,尽可能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师生的理解和支持。
三、务实要求实干
务实精神的体现就是要实干。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实干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邓小平同志讲过:“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们党一直都把重实干、务实事、讲实效,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准则。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在新的形势下,要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做到求真务实,尤其要坚持一切从效益、效果出发。无论是贯彻上级精神,还是开展日常工作,都必须真抓实干,讲求实效。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求真务实,首先要看其做了多少实事、好事,做成了多少、收效有多大,是否做到了效益最大化,是否让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多较大的实惠,决不能只看宣言,看承诺,看表面。
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落空。抓好落实,各项事业的发展就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从国家发展来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实干,让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正是靠着实干,现在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学校发展来看,一代代北印人,正是靠着实干,才使得学校发展有了今天良好的发展态势,也需要实干,才能实现学校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的目标。
“实干”要求不空谈。要实干不要空谈,已经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群体风格和执政理念,不仅改变着党员干部的会风、学风和文风,更为全社会带来了一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新气象,我们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也呈现出了新气象。
“实干”要求不偏离。必须谨记习近平同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教导,在学校把实干的根本点放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放在关心师生成长、关注师生发展上。
“实干”要求不落空。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在学校实干就是要确保学校的规划、政策、精神、制度不落空,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有责任部门、有责任人,有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责任追究、有目标考核。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既要坚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克服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教条式做法,又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二是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紧解决当前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决纠正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衙门作风,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追求长期效果,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短期行为。三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
一切从新的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求真务实的本质和要义。大到治党治国,小到办学治校,都要遵循这一根本要义。当前学校事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求真务实的精神牢固地树立起来,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 (作者为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