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学习研讨】马韩增:坚持群众路线 服务学校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 服务学校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研讨会发言
马韩增
(2013年10月3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弄懂弄通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实质。
一、深刻领会为民务实清廉的丰富内涵
为民。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具体有五个要点。
1、坚持群众观点。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至上,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坚持群众立场。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少数人和少数集团的利益出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3、坚持群众标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要顺民心,得民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是非曲直的标准。
4、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相信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
5、坚持宗旨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价值追求,不当作口号,不当作标签,而要植根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中。
为民,对我们机关管理工作来说,就是要更好地面向广大师生,面向学校各院部馆室中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愿望,从师生中汲取管理智慧,通过师生检验管理成果,切实为师生提供优质管理服务。
务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五个实”、“五个不”。“五个实”:政治上忠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心耿耿,矢志不移;思想上诚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务求实效;工作上扎实。说一件,办一件,成一件。脚踏实地,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生活上朴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安贫乐道,淡然怡然;做人上老实。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
“五个不”。不虚。反对烧虚火,做虚功,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不假。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文过饰非,反对以假充真;不漂。反对高高在上瞎指挥,反对前呼后拥下基层,反对隔靴搔痒察民情;不躁。反对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反对好大喜功的功利观,反对孤注一掷的短期行为;不奢。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反对沉迷吃喝玩乐,反对花公家钱不心疼。
务实,对我们机关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作为机关管理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把好关,尽好职,守好责。
清廉。就是清正廉明。要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和党纪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规范管理行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
清廉。对我们机关部门和管理者来讲,就是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锤炼更坚定的党性,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苦,抗得住干扰,守得住底线。真正确立起乐于奉献为本、清正廉洁为荣的价值追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认真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在思想和行动上把群众放在心上。机关的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我们来自群众,学校发展为了师生、学校发展依靠师生。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词语看似普通,却含义深刻,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因此,解决好“三个谁”,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
二、对机关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化
机关作风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风、学风、甚至校风。机关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走在前列,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对照“四风”的表现,机关在作风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依据征求意见,针对机关各部门的不少。总体归纳为: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为精力投入不足、工作举措不实,重点不突出、落实不到位;重形式、轻内容,图虚名、务虚功,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执行力不强、督促检查不力,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表现为有的党员干部对师生的利益不关心、不重视、不作为,甚至对师生的诉求不冷不热,态度傲慢,麻木不仁;工作中画地为牢、缺乏沟通协调,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效率低下;有的作风浮躁,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对工作满足于“一般”、“大概”、“或许”、“可能”;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担当不负责,动辄将矛盾和问题上交或者下推。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愿吃苦、拈轻怕重。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表现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我们党的宗旨和价值追求格格不入,与一名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品格水火不容,决不能听之任之。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提高执行力公信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办学环境,增强师生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信心。
我觉得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机关各部门首先要从这些师生反映强烈的意见出发,制定解决的方案、时间表,逐条认真对待、逐条解决;与此同时,加紧调研,听取新的意见;今后定期不定期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成为机关工作的主要内容,使之常态化。期间,要真正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监督和考核作用。做到“让每一个来到机关办事的人都感到他(她)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一是强化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要联系实际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广大机关干部充分认识在高校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的特点,对群众“真听、真信、真做”,把为群众做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对群众的恩赐;使广大机关干部纠正在高校“群众利益”仅是指“教职工利益”的片面认识,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从而建立更加正确、更加全面的群众观。
二是健全落实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要立足长远健全“五个机制”,即:民主管理机制、公开机制、依法治校的机制、联系群众机制、问责评价机制。以坚持按章办事减少人为人情因素,建立常态化和制度化畅通群众意见建议的反馈渠道,以服务对象的考评促使机关领导干部的重心向下。
三是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能力。要依靠群众落实“五点要求”,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善于研究和把握高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增强师生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师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做好新时期师生工作的能力。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最后,让我们铭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者为学校机关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