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感受红色精神 ——“红色梦之队”的江西之旅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14-08-16|文:肖楠 孙一僮
7月21日,"印梦 红色梦之队"整装出发,开始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红色梦之旅。
队员们在早上8点到达南昌,第一天的行程是参观八一广场和纪念馆。
南昌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八一广场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八一起义纪念塔很快把队员们带入到了红色主义情怀中。
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誓词前进行宣誓仪式更让队员们领略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纪念馆里详细介绍了近乎所有的江西革命人士。其中刘晋仔女烈士的英勇事迹让队员们肃然起敬,她与丈夫一起参加游击队,在遭国民党保卫团围攻时不幸被捕,审讯时她英勇不屈、坚持斗争到底,最后高呼"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第二天,队员们坐火车来到了井冈山。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不仅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队员们仿佛是沿着革命的路重走了一遍历史。博物馆展出文献、实物、图片和辅助展品近600件,包括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这些珍贵文物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当天有一群戴着红领巾和志愿者标的小朋友在博物馆内当讲解员,他们的年龄只有五、六岁,但讲解起来却十分认真,一位队员感叹到:"小小年纪的他们,成为了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他们身上自然流露出了自豪感,并且仿佛带我们一起回到了那些革命的峥嵘岁月。"
两天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有了很多感想。一位队员说:"虽然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走的越来越远,这些历史事件似乎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我们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对革命精神还是有一定关注的,不管是南昌的八一广场,还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游客都络绎不绝。并且当地居民身上的淳朴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让我们对这个陌生的省市有了‘家’的归属感,同时也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伟大。实践还在继续,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对老革命进行走访调研,相信我们会感受到更多更加深刻的领悟。"
下一站是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它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据了解,陵园于1987年始建,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
进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冗长宽阔的台阶。据志愿者介绍,井冈山是一条中国革命道路,从此踏入,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台阶级数108与《水浒传》中108名好汉数相同,意味着一个美好的开端,也意味着每个革命者都像108名将士一样英勇。
踏入陵园大门,烫金的九个大字"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吊唁厅、碑林、纪念碑等红色地点。吊唁厅里除了陈列了所有当初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及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以外,还特别设置了进行爱国教育的报告厅。当天同去的还有一群接受爱国教育的小学生,他们是井冈山二小六年级的学生,由学校领导组织前来参观。工作人员富有感情的演讲,重现了当时革命道路的艰苦场景,感染着所有人。许多老师与同学都哭红了眼睛,他们说作为井冈山人很骄傲。一位队员说道:"红色精神的这种神奇的力量也震撼到了我们,党能带领全中国发展到今天,与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和凝聚力是分不开的。感谢革命先烈!感谢伟大的共产党!"
红色梦之队在井冈山吊唁厅合影留念
在井冈山的这两天,除了红色景点之外,当地的风土人情也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红色精神除了带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富足以外,也因为革命根据地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带给他们经济收入。没有琳琅满目的大型购物商场,没有歌舞升平的娱乐场所,有的是依山傍水下的悠然生活,有的是作为革命发源地的骄傲与自豪之情。梦之队感受到了当地这种自在的生活节奏,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不骄不躁、不贪不奢这样的生活准则同样适合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因为内心的纯正、正义与善良才能让我们自身感到安逸、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