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学院召开广告学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论证会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15-04-22|文:宋旻洋 李军
4月17-18日,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在北京德宝饭店举办广告学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论证会。参会人员有学界专家、业界专家、优秀毕业生代表,新闻出版学院领导及广告系全体教师。
新闻出版学院召开广告学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论证会
论证会由新闻出版学院广告系主任李军主持。教务处副处长姜东升首先介绍了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及指导精神。新闻出版学院院长魏超教授介绍了广告专业16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李军介绍了最近5年以来广告系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A类专业评估、就业等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分别结合行业发展和个人从业经验,对北印广告学专业新的培养方案提出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倪宁教授指出,要想培养出新时期适应市场与传媒业要求的广告符合型人才,一是要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的基础上吸引外校有利资源,合理调节学校及本学院教学资源,一切以惠及学生为出发点。二是合理调配通史类学科建设,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在不断变化中适应学科新形势,实现应用型人才向研究性人才的平稳过渡。三是增加专业课程专题讲座,请业界、学界专家进课堂,让本院广告学专业紧跟时代步伐甚至走在社会前沿,从而凸显本学科的专业特色。
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张翔教授认为,广告学专业的建立应当具备自身的特色,这一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应当着力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例如艺术设计类学科的专业协同,做到学科的交叉互补,并且加强技术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张翔给出了如何创新学分划分的宝贵建议,他提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与大学生广告大赛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转变。张翔说:"基于技术的创意与想象力,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北京市文资委专家、泽羚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勇和北京何为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巍在听取了两位学界专家的意见后,表达了充分的认可,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周晓勇认为培养综合性广告人才的核心首先应该是对思维方法的培养,理念超前的创新性思维与脚踏实地的实干技术相结合应用才是做广告的根本。王巍认为,广告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脱离社会,正确的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的关系是关键。
随后北印广告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奥美公关(北京)资深客户主任周若愚以及美格国际公关顾问(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高斯韵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宝贵的工作经验,结合在校期间的学习,提出对广告学培养方案的建议。周若愚说:"一个优秀的北印广告人应当具有鲜明的北印特色。良好的自我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对实际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高斯韵同样也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丰厚的知识储备是基础,主流的价值审美是支柱,专业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是关键。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最后,李军对本次培养方案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广告学专业下一步主要工作应根据学界、业界、优秀学生代表的建议,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切实考虑当今广告业界需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适时调整优化2015版培养方案。
教务处相关领导也参加了此次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