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宋延林谈科研与人生的思考

宋延林谈科研与人生的思考

信息来源:人事处|发布时间:2015-04-17|文:常红利

    4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宋延林研究员为全校100多位新入校青年教师、入站博士后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科研与人生的思考”讲座。这是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新教工培训系列活动之一。


讲座现场

    宋延林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作为开场白,围绕“科学研究的困境——怎样成为大师”这一问题展开自己的思考。他说,科学研究的领域就像一片原始的森林,做科学研究,选对方向和路径很重要。要建立起你自己的“GPS”定位导航系统:首先要有宏观视野,要“俯瞰森林”;其次要找准出路、判断路径;最后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学会“砍树”。宋延林研说,做科研要避免几个陷阱:一是自以为是,二是自娱自乐,三是自问自答。


宋延林谈科研与人生的思考

    宋延林强调要做绿色科研:他用点菜理论生动地解释了科研工作的不同层次,一流恰好,二流打包,三流浪费。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有三种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上,科研工作者要有“二意三心”,所谓“二意”是指选题要有意义、要有意思;所谓“三心”是指做科研要有信心、细心和恒心。关于科研的创新问题,宋延林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注意学科交叉;二是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既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善于发现新规律,也要能够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能够开拓新领域。

    最后,宋延林研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引用大量名言警句畅谈了自己对理想、胸怀、责任、修养、文化等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关注度:]

 

相关新闻